——兖矿入黔创业发展十周年纪实 lc
)@eT
美丽的黔贵高原,峰峦迭嶂、山奇水秀传承着喀斯特地貌的文明。在多彩贵州风的劲拂下,浓郁的民族风情、旖旎的秀美风光蕴育了悠久的文化历史。 O3in3A7cH
= on"w525
10年前,踏着西部大开发的奋进鼓点,作为第一个实施兖矿集团“走出去”战略的贵州能化公司创业者,拉开了兖矿参与“西电东送”、贵州“大煤保大电”建设的序幕。他们披荆斩棘,风餐露宿,栉风沐雨,艰苦奋斗,开启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创业路,在云贵高原上挺起了兖矿的脊梁,书写着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 /{7=1SPh%4
i:1BcC:a/
2002年12月,兖矿贵州能化公司在贵阳正式挂牌成立。2012年底,兖矿贵州能化公司已整整走过10周年的历程。 V/EoisZC
\HI!bt=B
十年创业,兖矿创业团队由小到大,贵州能化公司由弱变强。目前,贵州能化已发展成为拥有4800多人的创业团队,在贵州建成和在建五座现代化大型煤矿,参股三个大型电厂,两个大型煤矿。 '1f/Z{^
e]r
BUD
十年创业,历经艰辛,他们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闯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2011年引进海外资本,变身中外合资公司。 K/n75."
[*nbzQ)
十年创业,他们发扬兖矿人特别讲大局、特别讲奉献、特别讲诚信、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冲破险阻,连续六个年头实现安全生产,累计实现利润3.3亿元,在贵州率先创出了国家级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和国家级质量标准化矿井,获得了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贵州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荣膺“贵州省2012百强企业”称号,在黔贵高原唱响了兖矿品牌。 3Sd%I >
-@;og mYU
2010年11月,时任贵州省省长、现任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贵州能化调研工作时说到:“兖矿是煤炭行业的标杆企业,是最早进入贵州开发的异地企业,给贵州带来了先进的思想理念和管理技术,促进了贵州煤炭产业的发展,在贵州树立了良好形象。” y<aosF
j
d,B*k~"
艰苦创业不弯腰 _R(GI7MKP
_w<'h2'E|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十年,弹指一挥间。而对贵州能化人来说,却是创业的十年、发展的十年。 wj&K!@j
KpU{<eCK
兖矿是第一家入黔开发的异地特大型煤炭企业。在第一批创业者即将踏上征程时,集团公司领导王信曾寄语贵州能化的壮士:艰苦创业、拼搏奉献、树立形象、做好表率。 dy4[@p)
tG72;~TV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就像“黔路难,难于上青天”一样,兖矿人的创业路注定不平坦,告别山东父老妻儿来到“地无三里平”、带有“贫穷和落后”标签的经济洼地,开启了漫漫“赶考”路。 Lv#XvR[s;_
zUwRhsu+
10年来,创业者有过多少披荆斩棘的奋斗历程,就有过多少战天斗地的感人故事;10年来,创业者迎接过多少幸福喜悦的绚丽朝霞,就有过多少思乡之苦的不眠之夜。越艰苦的地方越考验人,兖矿创业者迎难而上,在黔贵高原上奋斗着——
b;L
k};w(e(x
没有路,在满是泥泞的山坡上,他们靠两条腿硬是闯出一条路;没有水,他们从小河沟中取水饮用,经常害伤寒拉肚子,也从不畏缩;没有电,暗夜里他们打着手电筒看图纸、定方案……。他们中,有连续九个月奋战在矿井一线建设的贵州劳模朱本斌,有在矿井工作面抗洪抢险的党支部书记郭广平,有敬业奉献的集团公司道德模范郝银川,有贵州本土瓦斯治理专家周炜光、梁道福,有全国优秀农民工朱洪等等,他们满怀激情创大业,甩开臂膀搞建设,挺起了兖矿在贵州创业的脊梁! sUj1Jy_q
Zz1woe,
2004年6月,兖矿入黔开发的第一座大型煤矿——青龙煤矿实现试生产,这个现代化煤矿仅用十八个月建成投产,被当时的贵州煤炭行业誉为“贵州建矿速度”。 zJg<e^-
W<eBn1M3x
2006年、2008年,发耳煤矿、小屯煤矿相继建成生产。2012年底,五轮山煤矿具备联合试生产条件,为贵州能化煤矿项目再添新军。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