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的四种格式: M??q
*,~
v{H?OH
由于格律是的格式比较枯燥,所以我们在讲格式的时候会穿插一些关于写作方面的知识,从红楼梦中香菱学诗来看,她是采用的反学法,就是先学格律诗,后学古体诗。我们也采用这个办法。 4p#0uk*
1Kdz=R|1
大家以前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词汇,说某某的作品不合格律,又或者说这个作品某某处出律,也有人听说过这样的词汇如“律句 ” 或者马踢韵一类的,今天我们就讲这个,我们先来看下什么是律句。 \N"tGnx>
g21gYs1:
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 UlrJ{{T@R
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 n
XYGqNW
例如 “月落乌啼霜满天”仄仄平平平仄平。 +d U%fG\x
我们看下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平仄交替使用。 |bx 3PjX
又如 红尘幻若指间沙。这个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h}U{l3h
句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是交错使用的 L9IRgZ{~9
这样会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这个是格律诗语感节奏的一个特点。 $6w)!3u<8"
我们来下格律诗的一个定义。 w
^|!W;9
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韵律写成的诗。如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律诗、绝句、词,就是格律诗。每一首格律诗的句数,每一句的字数都是固定的;其中字的平仄,句的押韵、对仗都有一定的要求。 owB#WFa;n
简单地说,就是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一定要求的诗词。即在平仄、对仗、押韵、定句、定言、节奏和章法等方面符合要求的诗词,称为格律诗词。 f 9OEH|
格律诗有以下几个特点:每句的字数必须一样,限压平声韵且一韵到底,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 *euKZ( [=
最常见的格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格律诗。 +p9zyT
?
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五绝,五律,七律,七绝。我们今天主要讲 的是五律。 a_7Ee/
五言格律诗的四个基本句式。 /ta,P
A、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DOe\2-%6
B、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hO3
e0L`
C、平起平收:平 平仄仄平 Qn`xh &J
D、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
14Yk
括号里的字,可平可仄 SwtMUJCV(
如何区分 起收的问题,很简单 看诗的第一句第二字和最后一字的平仄来确定。 bD x'1ON(
由这四个基本句式推演出了 五律、五绝四种格式。我们先来看下五律的四个格式. <NsavKZc_
首句仄起仄收: h8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TA ^1/=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zVZN[NGu=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68,%D67<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CS
jL
(|p1p@^l{-
我们来看首例诗 '
2QS}\g/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R
rAIT%D%
!{}3d){
已经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jc8Nf O=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_!C5~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 9
谁能告诉我,这首诗里,有几个是现代发声为平,古代发声为仄的如声字? e$ICW;
我通常会说两句话,来概括古典诗歌的写作。第一句是“古典诗歌的写作首先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0P"i>
这个要求大家使用正确的方法去读古人的作品 R-!x%l)
这里告诉大家一个读诗的窍门。首先抛开个人喜好去读古人的作品。这个读诗的窍门是一诗三读。 u N2Ga
一读:首先要分清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熟悉诗中的典故,了解古典诗歌里的意象。熟悉如何遵循平仄而应用词汇;记住一些韵部里的韵字,记住一些入声字。 sa/L,0
P
u|:e3!
要了解到这篇作品的中心是什么。 o[eX
这个有利与新手去积累词汇和运用词汇。 这个是帮助大家积累词汇,积累韵部里的韵字,还有记住入声字的方法 。 ^C7E\E^~
bm'L}gd}
同样也是增加古典诗歌积累的过程 。 ff/}
:lY2
这首诗的韵字,寒,残,难,看 xJ2+J-
vB
1=A>}KK2
觉出是入声字 lK@_t
时不是入声 C%DEW- c
但是 石,十,拾都是 2()5N'Kh
时在这里是仄? }d0ji
:+`
这个压韵的字是十四寒韵。 ;{0/b^m
是平 !<f}G@95;
一直都是平 +9C- 3V
时展画图看(仄)仄仄平平 ]|Z)/lPZ?
我们刚说了,括号里的字是可平可仄的哦 c" UeX
9_)hl;u+
我常说韵书不好记,其实韵书不是用来记忆的,是用来查询的。 lL$Fb;AR+
我们读古人诗的时候,同时可以记住一些常用的同韵部的韵字 ly'j#pFV
格律诗唐科举规定,限压平声韵,并且只压一个韵部里的韵字。所以文人也形成了这样的规定,这样的话,我们很难掌握的入声字的问题,可以在平时读诗中得到解决,同时,关于韵字的问题, NvC4ZrDC
我们都知道韵书很难记,虽然说它不是用来记忆的,但是我们写诗总不能走哪带一本韵书吧。所以在我们读古人作品的同时,会记住不少同韵部的韵字。 )Oofy
ERa
我们在来讲下对和粘的问题 %(5, g
j@
pDI8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5nThILw&a |